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4-04-25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相继出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作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农业创新发展、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伴随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电子商务、5G、物联网等正改变着生产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数字化已经融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因此,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农村发展和治理体系,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助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供给安全基础持续稳固,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65%以上的监测对象脱离返贫风险,剩余也均进行针对性的帮扶。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同比增长4%左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恢复性增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2%。农村就业创业意愿强烈,就地就近就业率达90%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全国创建了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乡村产业项目基础愈发巩固。在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创业的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33元、实际增长4.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5,比2021年下降0.05。而在农村发展势头总体较为良好的情况下,农村经济依旧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农民增收压力增加,以及部分地区农业的生产和流通不畅等。

农村数字化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农村数字化起步较晚。随着大数据愈发得到关注和重视,政府对数字化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断给予支持和引导,农村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信息化发展正在加速。《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全国县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5.5%,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社会资本总投入478.5亿元,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23.8%,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10.0%,行政村电子商务站点覆盖率达74.0%,“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提高至77%,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高达66.4%。

 随着数字化技术向农村逐步渗透,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式得到改善。比如,利用物联网设备随时监测农田的温度和湿度等数据,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将电子商务模式应用到农产品的销售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线链式结构。报告分析认为,在“十三五”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质成效凸显,农村数字化正在稳步推进,这为“十四五”期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数字化发展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农村数字化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要从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个重点方向入手,深入实施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更大范围统筹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数字中国,让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近年来,数字乡村建设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效明显。到2022年底,5G网络已覆盖全国1000多个县城,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的目标。同时,农村电商持续发展,成为乡村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头羊,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逾2万亿元,同比增长3.6%。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显示,智慧农业新模式卓有成效,数字化驱动乡村治理效能稳步上升,以数字化方式开展公共服务的村级综合站点达48.3万个,网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6.0%。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分散,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偏大、成本较高,“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同乡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并未实现同频共振,乡村互联网普及率和信息化持续渗透能力有待深化,城乡“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差距依旧明显。尤其是我国西部偏远乡村地区,在数字乡村建设上严重滞后。这就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比如健康有机食品、生鲜农产品等多种地方特色的资源优势并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此外,乡村产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物流和仓储布局。只有破解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乡村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我国农业领域的网络数据资源非常丰富,已经建设成了很多的网站和数据平台。但目前各个层次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关系,覆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多不一致和不合理之处,这也导致很多数字资源难以互联互通。另外,各个网站平台的数据在查询、浏览、检索和分发等方面也存在问题,比如数据无法浏览与下载,导致很多用户无法流畅、便捷地使用数据。加之数据的共享、开放程度不够,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壁垒、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这使农业农村部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部分小宗农产品的监测与信息共享很难做到及时高效。特别是在市场行情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如大蒜和豆类等小宗农产品,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这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乡村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现阶段,数字人才的短缺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一大痛点,由于部分“三农”干部、农业从业人员仍存在数字化思维缺失,从而对数字化认识不到位、数字化需求不强烈、数字化转型不理解,仍然按照传统思维管理农业、发展产业。同时,由于乡村尚无数字人才培育的成熟模式,缺乏针对性的专业技能与业务培训,造成农户数字技术基本能力长期落后于城镇。乡村农户数字素养不高、创新力不足,难以适应数字生产力带来的市场竞争。此外,由于乡村缺乏长期导向的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科研成果重量轻质,成果转化没有延续性,乡村数字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影响了乡村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融合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发展的实现路径

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数字基础建设在整个乡村建设规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智慧农业、农村电商,还是数字化生活应用场景,都需要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为更好推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设立专项资金定向投入,从而为偏远落后地区乡村的数字化发展夯实基础。同时在进行乡村发展整体规划时,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加快推进5G及千兆互联网建设,加快乡村地区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从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乡村地区迈上数字经济发展的高速路。要继续加强现有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维护改造,同步做好网络安全监管,强化网络治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研发能够满足农户需求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软件,帮助构建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乡村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农户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农村资源的高效配置。为了强化耕地和宅基地的数据信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要将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资产化处理,并建立数据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如果有农户愿意流转、退出或转让他们的耕地或宅基地,可以自行将其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通过这种方式,让受让者及时掌握农地现状等信息,做到程序规范透明。其次,要建立经营主体共享平台,提升农业发展的活力。要坚持围绕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同时,还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数字技术大力发展现代智慧农业;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比如:通过建立农产品生长过程监控系统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电商平台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塑造品牌、疏通渠道、扩大消费市场。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促进乡村治理的数据整合,应建立村庄数据的资源整合平台,比如:实行“互联网+社区”的方式,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丰富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上的场景应用,促进部门间相互配合、优化协作,加快形成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合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大力培养乡村数字人才。首先,政府和行业主体要建立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第三方服务商等机构的专业优势,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加强乡村数字技术协同推广,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激活乡村人才“引擎”。其次,要建立院地合作机制,引导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开设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以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向乡村地区输送数字专业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对数字专业人才的需求。要设计出“训战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和项目,针对乡村农户数字素养、知识技能、网络安全等培训需求,开展专业化培训。再次,要围绕乡村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因地制宜地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通过持续提升农民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打造一批数字化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并通过这些带头人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广大农民运用数字技术发展生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壮大乡村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对标先发地区,探索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支持区域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农村数字化平台与学科建设、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等工作,赋予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大量实践证明,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红利”。在全球数字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快补上数字农业农村这块短板,全面释放和发展农业农村的数字化生产力。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进新征程,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握数字化时代机遇,让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中昊智达控股集团